眾聲喧嘩的時代 決定你想要的人生 ~ 衛生福利部林靜儀政務次長獲邀本校北港分部專題演講「我的學思歷程」

公告日期: 
2025-03-14

衛生福利部林靜儀政務次長日前應邀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分部進行演講,以「我的學思歷程」為題,向在場師生分享其豐富多元的人生經驗,從醫學專業出發,跨足政治、婦女權益等多個領域的精彩歷程與深刻體悟。

演講一開始,林次長首先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分部的邀請,並提及大學時期就聽聞北港分部的盛名,同時表示樂於與醫學大學的學生分享不同於一般大學的職涯想像。

林次長指出,現今世代的年輕學子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但也可能因此感到更加迷惘,看見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反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徬徨。因此,她希望透過分享自身一路走來的經驗,作為一個「拋磚引玉」,啟發學生思考未來的方向。

人生體悟:活出不後悔的人生,並為死亡的前一天做準備

林次長期許同學「過一個不後悔的人生」,她感性地提到當年在醫院實習時,一位年輕護理師因意外驟逝的故事,提醒大家珍惜當下,勇敢表達愛與關懷,而不後悔的人生不僅要勇於追求想做的事情,說出該說的話,更要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非常小心謹慎,因為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他人的生命。她更分享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不容許我的人生有後悔的事發生」。

國際醫療:深入偏鄉,體會醫療資源匱乏

林次長分享了她在印度、吐瓦魯等地參與國際醫療服務的經驗。在北印度,在泥土地上用板凳拼合並鋪上麻布袋,臨時搭建起一張內診台,為當地居民進行基本的診療,重新認識自己在缺乏醫療資源時的可能與侷限;在吐瓦魯,這個人口僅有不到一萬人的南太平洋友邦,當地醫療資源同樣十分匱乏,亦無供應自來水而須於屋頂裝設貯存設備來承接雨水利用。這些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不同地區醫療環境的巨大差異,並進一步地反思在提供援助之前,必須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才能避免資源無用武之地。

關懷弱勢:推動性別平權與新住民權益

多年產科的臨床經驗,讓她意識到女性患者不是只受到表面的疾病所苦,還有主流社會對於女性角色與期待的傳統認知,所造成的壓力與不友善,必須改變台灣社會的文化氛圍,才有可能改變女性的處境。於是林次長長年投身婦女運動,從民間團體到出任公職,在不同的職務崗位都為性別平等積極奉獻、不遺餘力。她也自2012年起多次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婦女地位論壇周邊會議,以性別議題讓台灣接軌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

投身政治:推動醫療改革與法案修正

林次長提到自己並非傳統政治人物,而是希望能將不同角度的想法帶入政治圈。她分享了在立法院推動《醫療法》第82條修正,使醫療行為合理化,以及參與《兒童福利法》、《家庭教育法》等法案的修正,致力於改善社會福利。此外,也關注癌症篩檢的普及化、中藥與食品的管理等議題。她有些感嘆台灣社會以為立法院總是如媒體呈現的打架衝突,但事實上立法是高度專業的工作,經常需要與行政部門共同仔細審視不同部門法律之間是否產生扞格,每一條文的用字遣詞是否妥當,修法過程往往枯燥乏味,不如外界想像。

對談與勉勵:擁抱生命中的各種可能

演講的尾聲,林次長以自身經歷勉勵在場同學,「接受生命裡出現的意外,它會帶你打開另一個窗戶,眼光放遠,力量就放大了。能付出,背後有著最大的福氣」。她也提醒同學,在關心社會議題的同時,也要先具備專業能力,才能真正做出貢獻。

演講後的Q&A時段,同學踴躍提問,有關民間捐贈鞋子至非洲的活動,林次長提醒需確認當地的實際需求,並強調應以協助當地建立自主經濟能力為長遠目標。對於台灣健保制度面臨的財政壓力與醫療資源浪費問題,林次長說明健保改革的複雜性,強調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更要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包括提升民眾的醫療識能、推動預防醫學、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發展安寧緩和醫療等方向。

本次演講內容豐富多元,充滿啟發性,讓在場師生對林靜儀次長的服務熱忱與人生智慧多所好評,許多同學會後紛紛留下與次長合影,並請次長在海報上簽名珍藏,顯見次長的平易近人,在年輕世代獲得高人氣。

圖說:陳悅生主任秘書引言介紹

圖說:林靜儀次長與北港分部參與「博雅講座」師生合影

圖說:林靜儀次長分享求學歷程

圖說:同學們專心聽講

圖說:接軌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

圖說:同學化身小粉絲請次長簽名

圖說:林靜儀次長與北港分部師長合影